为了确保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关于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意见》(教学〔2011〕9号)和《教育部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5〕1号)等政策法规和文件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招生章程。
学校全称: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校址: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建设路31号(东河校区);
包头市青山区林北路北(青山校区)。
办学层次: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还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
办学类型:普通公办高等学校
学习形式:普通全日制
学校简介:包头医学院成立于1958年,在如歌岁月中,一代代包医人秉承“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校训,同心致远、聚力前行,以热血丹心为国家培育医学人才,在祖国边疆播撒卫生健康的希望。
作为新中国在边疆民族地区较早建立的一所普通本科高等医学院校,包头医学院在建校当年即招收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1959年和1961年,包头市卫生学校和内蒙古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先后并入包头医学院。2003年6月,教育部决定将包头医学院与包头钢铁学院、包头师范学院合并组建内蒙古科技大学,2005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内蒙古科技大学分为三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办学实体,学校冠名为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简称“包头医学院”)。
学校坐落于有着“草原钢城”“稀土之都”美誉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现有东河、青山两个校区,学校占地面积7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19万平方米。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已形成全日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多层次办学格局和以医学为主,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管理学和工学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1997年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7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0年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与麻醉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部、全科医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卫生健康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教学单位。现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16个,包括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共48所(其中,直属附属医院2所),专业实践教学基地68个。
学校面向19个省(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40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566人,本专科生9652人,其他各类学生1188人。开设28个本科专业,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预防医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首批地方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8门,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2018年以来获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8项。
学校自198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24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公共卫生、药学、护理、中医、医学技术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内蒙古自治区临床重点建设专科1个,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领先、重点学科9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培育)学科6个;包头市医疗卫生领先、重点学科38个,包头市医疗卫生重点培育学科9个,包头市中医(蒙医)特色优势领先、重点专科4个。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现有教职工931人,其中专任教师594人。专任教师中教授83人,副教授192人,拥有博士学位93人,博士、硕士占比达87.54%。临床教师3047人。入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国家青年岐黄学者1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5人,自治区杰出人才奖2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人选30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21人、创新创业团队7个、青年创新创业人才7人,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2人,自治区“英才兴蒙”工程四类人才2人、五类人才21人、六类人才50人;包头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包头市“鹿城英才”工程创新创业人才13人、创新创业团队3个、工程领军人才1人、常规个人17人、专项推选个人2人,包头市“5512工程”创新团队7个、领军人才13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2个,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2人、教坛新秀奖获得者10人。
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建有自治区人畜共患病与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1个,自治区级重点(培育)实验室9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校级研究所(室)37个;自治区级创新团队2个,校级创新团队34个。近五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内蒙古科学技术奖10项,省级及以上学会奖19项,市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2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65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8项,自治区级科研项目773项,市(校)级科研项目831项。发表学术论文2422篇(核心期刊466篇,SCI收录407篇);授权专利275项(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235项,外观设计专利22项);著作193部。
学校借助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学校为南亚东南亚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联盟盟员单位,近年来先后与蒙古国等国外高校、南京医科大学等联合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北京大学牵手共建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与包头稀土研究院、上海锦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浙江宁波精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地方政府、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朝聚眼科集团等100余家行业企业开展战略合作。
学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担负卫生健康使命。充分发挥学校及附属医院专业特色和资源优势,为地方医疗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围绕自治区人畜共患病防控重大需求,成立“人畜共患病与转化医学内蒙古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多方协作成立包头市眼健康产业创新联合体和包头市传染病研究所,推进创新要素和技术需求精准对接,提升地方传染病预警和防治能力。实施校地融合发展行动,以推动协同基地、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包头市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医疗健康服务提供支持。依托学校全国高校综合性教育实践体验基地、生命与健康科学馆、中蒙药馆等教育科普基地,推进学校公共资源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全力打造高水平直属附属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构建一流的医防服务体系。
学校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波光粼粼的井坪湖、阐释生命真谛的生命园、培育职业精神的南丁格尔园、集观赏性与教育性为一体的药用植物园和造型各异的主题雕塑,以及见证学校发展及变迁历程的梧桐树,无不展现着“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医学人文魅力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情怀。学校2019年被评为自治区级文明校园。
学校文化底蕴深厚,杰出校友人才辈出。建校以来,广大教师和校友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秦文斌教授在国内首次发现血红蛋白A2现象,在国际上被称为“秦氏现象”,于1978年出席全国科学大会荣获先进科技工作者奖。以开创中国机器人微创外科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高长青教授、为国家医药基金创新体系构建和战略规划实施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尔丹教授、守护祖国边境疾控防线的内蒙古自治区疾控中心原主任王文瑞教授和默默奉献服务基层的张子玉医生等为代表的7万余名毕业生扎根祖国大地,默默守护人民生命健康,为当地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青春的包医正以昂扬的姿态在高质量内涵式特色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行。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第七次党代会擘画的发展蓝图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动力,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为重点,突出“临床与公卫融通、中医与西医结合、现代医药与传统医药并举”的办学特色,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全面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贡献度,努力建成区域性一流高等医学院校和高水平的区域性医疗、研究中心,继续描绘高质量内涵式特色发展新画卷,谱写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新篇章,为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推进教育强国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包医力量。
组织机构和职责:学校设立有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学校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院长组成的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在制定学校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决定招生重大事项等方面履职尽责。招生办公室是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设在招生就业处,具体负责普通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设立招生工作监督小组,对招生工作实施监督。
招生计划及选考科目: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才需求,结合自身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情况、生源情况等为根本原则制定招生计划。学校不设置预留计划,一次性将招生规模计划全部投放,以各省、自治区招生管理部门公布为准。
外语语种要求:语种不限。但入学后,各专业公共外语教学以英语教学为主,另有日语、俄语小班教学,建议其他语种考生谨慎报考。
男女比例:法医学专业建议男生报考。其他专业不限。
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按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及有关规定执行,报考医学类各专业(儿科学、法医学、放射医学、护理学、精神医学、康复治疗学、口腔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卫生检验与检疫、眼视光学、眼视光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运动康复、针灸推拿学、智能医学工程、中医学)肢体严重残疾者、色盲、色弱者不予录取。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斜视、嗅觉迟钝、口吃等疾病的考生不宜就读医学类各专业,考生须谨慎报考。
学生入学后按规定对其进行健康复查,如发现不符合《指导意见》要求或在体检表中未能真实反映出实际情况、弄虚作假者,取消入学资格。
民族预科班:仅招收物理类且选考科目为物化生的考生,预科期一年,预科升入本科阶段的专业分流主要结合高考成绩、预科班阶段的平均学分绩点、综合测评成绩,按照一定比例升入本科专业,其身体条件按医学类专业的要求执行。
加分政策:执行教育部和生源地省份相关政策。
报考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说明:我校招收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由学校所属的10个临床医学院、2个口腔实习基地分班管理。
报考眼视光医学、眼视光学专业说明:学生管理、学习和住宿均在青山校区。
录取:
1.投档比例:根据各省、自治区生源情况,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原则上投档比例不超过105%;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原则上投档比例不超过120%。
2.我校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根据考生专业志愿顺序依次录取,各专业志愿之间无级差。
3.在各省、自治区专业录取时出现同分确定先后顺序时,首先执行国家规定的相关优先录取政策,再按各省同分择优投档办法执行。当考生所报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录取时,对于服从专业调剂的,将调剂录取到目前尚有空余计划的专业(不符合相关专业录取要求的不予录取);对不服从专业调剂的,作退档处理。
学校将严格学籍管理,加强录取资格审核,严格履行入学资格复查程序,做好本科学生的学籍电子注册工作。
学费标准:学费以内蒙古自治区价格主管部门公布的收费标准执行。
住宿费标准:6人间:1000元/学年/人
奖学金及助学贷款:
1.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1000元/年、二等700元/年、三等500元/年。获奖人数比例:一等为学生人数的5%、二等为学生人数的10%、三等为学生人数的15%。
2.单项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科技成果奖(个人),国家级500元,自治区级400元,市(校)级金额为300元;科技成果奖(团队)国家级1000元,自治区级700元,市(校)级金额为500元。单项奖学金技能竞赛卓越奖国家级1000元,自治区级700元,市(校)级500元。用于奖励在学业成绩、科学文化素质、创新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
3.助学贷款、助学金:助学贷款、助学金等助学措施按照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和我校奖助学金评审办法执行。学校设有多种奖助学金:(1)国家奖学金;(2)国家励志奖学金;(3)国家助学金;(4)自治区奖学金:(5)自治区励志奖学金(6)学校奖学金;(7)社会奖助学金;(8)勤工助学;(9)生源地助学贷款。同时学校设有多种勤工助学岗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通过各种勤工助学活动改善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颁发学历证书种类: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
联系方式:0472-7167734;7167741(传真)
招生监督电话:0472-7167714
邮政编码:014040
电子邮件:baoyizhaosheng01@yeah.net
包头医学院招生信息网:www.btmc.edu.cn/zsxxw/
微信公众号:包医招生就业处(byzsjyc)
学校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及个人开展考试招生相关工作。本招生章程由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负责解释。